2020年浙江省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18   来源: 浙江省yl6809永利(中国)有限公司    点击数:3979

浙江省yl6809永利(中国)有限公司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012月)

第一部分 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浙江省yl6809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创办于1985年,为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它的前身为龙游县城镇职业技术学校,是县属全日制职业中学,归属县教育局领导。19978月,龙游县农村职业学校并入,学校更名为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202012月,衢州市推进“五统筹”,学校又更名为浙江省yl6809永利(中国)有限公司。现校园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190亩,建筑面积78540.84平米,固定总资产3586万元。校园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是个花园式学校。

1.2学生情况

学校2020年招生993人,现有在校生2735人,其中2018797人,2019945人,2020993人,巩固率达98.62%。男生1465人,女生1270人,男女生比例为1.153:12020年毕业生662人,与上一年相比毕业生人数减少1.35%。近三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为100%。2020年度学校开展各类社会培训18期,完成培训量4045人次,达在校生人数1.5倍。

1.3 教师队伍

学校通过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新锐工作室三大工作室的建设,组建团队形成合力,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企业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形成由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引领,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新锐教师为后备力量的梯队人才格局,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71人(含聘用21人),其中专任教师156人(含聘用11人,劳务派遣3人),生师比17.53:1;中高级教师76名,“双师型”教师75名,技师以上专业技能教师46名,专任教师及专业课教师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硕士学历教师11人,占专任教师的7.05%;高级教师32人,占专任教师的20.51%。现有省名师1人,省名师工作室和市名师工作室各1个,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学校教师38人次获得省名师、省春蚕奖、省师德楷模、市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章悦、王洪生老师获评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江媚老师获评市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缪小花老师获评衢州市拔尖人才,刘犁老师在2020年抗疫期间被评为市“最美小锦鲤志愿者”。

1.4设施设备

教学设施齐全,各专业实训基地完备,实训功能区域划分清晰,实训场地集中,实训安全有保障,学生技能有提升的目标,有艺聆、艺康、艺耕、艺匠、艺寻五个校内实训基地和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加工制造中心,包含舞蹈房、钢琴房、花艺、茶艺、工艺美术、木雕、陶艺、酒店管理、护理技能、数控加工、普车加工、钳工、电子电工、PLC、制浆、移动电商、美工、客服、运营、会计技能、摄影室、木雕、3D创客工坊、青创园、会计、造纸等68个实训室。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567万元,生均约9385.7万元。2020年新增抖音直播间,投入10余万,车工实训室新增两台设备,价值50万。

学校建有录播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学部教科研创新室、抖音直播室等,能满足校级、县级和各类年会等教学或活动需求。2020年因为疫情,很多会议取消,但是我们还是组织了龙游和镇海两地山海协作教学活动——第二届课堂明星教师评比活动,组织教师外出挂职锻炼,组织教师参加县课堂新苗比赛,市、省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组织学科组公开课;组织学生参加市学生技能大赛、市第五届金牌导游大赛以及各类相关比赛。

学校建有图书馆1个,面积为1335.53m2,馆内藏有纸质图书113351册,生均为44.49本,电子图书50万册,且每年均有更新计划。学校与超星公司合作,推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现有教师阅览室2个,有座位60个,占教师总数37.73%;学生阅览室1个,有座位305个,占学生总数12.7%;订阅杂志有298种。图书馆与阅览室有2名专职管理人员,图书借阅率达39.67%,符合省一级标准。通过学生个人借阅、班级整体借阅等方法,借助于学校学生读书活动、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竞赛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等多手段的融合,提高图书的使用效果,增长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受到师生普遍好评。针对区域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专业建设规划,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更新图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第二部分  学生发展

一年来,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打造学校大美德育品牌,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培育出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实现“美德立人 强技立身”的育人目标,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深受学生喜爱,参与度高,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示和实践创新的舞台,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并赢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

2.1学生素养

学校注重学生素质提升,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体系,落实核心素养提升方案。通过实施“大美”德育、课程改革、社团建设、产教融合、社会实践等举措,拓宽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途径。同时,拓展“新龙商”的内涵,不断提升学生的优良品德、扎实人文、精湛技能、身心健康四大大核心素养,培养兼具“新龙商”情怀的新时代龙商工匠。学生总体呈现出积极向上、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好学勤奋的精神面貌。2020年学生毕业生总人数662人,毕业662人,延期毕业0人,毕业率100 %;共有2253名学生参加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合格率达89.9%,良好率25.7%,优秀率达2.7%。

2.2在校体验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坚持“崇德尚工”的校训,在教育教学方面积极开展各项体验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扩大学生知识接触面,开拓视野。

●礼仪体验。积极推广作揖礼,通过集会、班会等形式教学生行作揖礼,在课堂、课间、用餐等时间段,积极创造平台,让学生习惯性地行作揖礼,通过微信、钉钉等不断宣传作揖礼,让学生们在校园中逐渐养成行作揖礼的好习惯。

●技能体验。各专业部负责安排中职一年级学生的专业体验教育,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行业发展形势、社会需求情况、学校进行专业教学的情况,加强学生的专业体验和职业认知。例如202010月至12月安排高一新生4个班级,高二2个班级,到新西帝开展为期各近2个月的岗位体验; 19造纸班到金昌股份和金龙纸业开展教学实习;双十一,19电商2+3班到申通产业园助力企业双十一活动;鑫佳硕企业派杨师傅到校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企业13位导师进校开展讲座,丰富学生知识文化;旅游班10名同学参加衢州市第五届导游大赛,包揽前三,荣获金牌讲解员、明星讲解员和优秀讲解员,成为衢州中职组最强参赛学校。

●社团体验。学校安保力量足,三防建设好,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演练、逃生演练,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学生的生活和安全满意度高。2020年,学校社团建设重在进一步提升社团品牌上,加大社团文化建设力度,积极建设学生社团38个,青春礼仪社、国旗护卫队、摄影社开展的有声有色。社团活动丰富,每个社团确保每周开展12次活动,开辟学生展示舞台,得到了大家的极大欢迎及认可。

毕业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安排到知名企业与规上企业实习,只要自己肯学、肯干,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平台,经调研,毕业生对学校给予的培养和发展机会满意度为100%

2.3资助情况

中职学校学生开始实施免学费以及助学金政策后,学校严格执行《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名学费管理工作规程》相关政策:

1.免学费:全校所有学生免收学费,学校在每学期期初由教务处核定学籍人数,报县教育局职成教科审定后再生成每学期免学费名单,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打印免学费名单进行全校性公示。

2.国家助学金:学生根据家庭情况向学校提出申请,填写助学金申请表,提供相关材料,上交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相关文件、学生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核,经校领导讨论后确定资助名单;学生信息录入助学金资助系统,系统审核通过后进行学校公示。助学金按月打卡发放,县财政局将助学金直接转入学生资助卡,发放过程全部通过转账。

3.学校严格执行中职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每月两次由县教育局职成教科来校对在校学生点名,对两次点名不到的学生作取消学籍处理。对取消学籍的受助学生于次月停发国家助学金。

2020年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的经费具体落实如下:2020年春共有学籍人数 2448人,免学费3701125元,享受国家助学金人数 147人,发放国家助学金145200元;2020年秋享受免学费学籍人数 2734人,免学费 4183875元,享受国家助学金人数 143人,目前已发放国家助学金115400元。

2.4就业质量

2020年学校毕业生共662人,其中应届毕业生为653人,延期毕业生9人。应届毕业生中,直接参加就业人数为230人,总就业率为99.23%,分专业就业率见下表。对口就业率为88.51%,初次就业起薪为2492元(人均),升入高等教育比率为67.22%。从就业角度来说,毕业生供不应求,造纸、机电、学前专业毕业生供需缺口较大。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100%,本地就业率达41%,较上一学年度有较大提升。企业对学校毕业生评价较好。

浙江省yl6809永利(中国)有限公司2020年分专业就业统计表

专业类别

毕业生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对口就业人数

对口就业率

农林牧渔类

27

26

96.30%

26

96.30%

加工制造类

177

175

98.87%

147

83.05%

医药卫生类

57

57

100.00%

50

87.72%

财经商贸类

271

270

99.63%

253

93.36%

旅游服务类

33

33

100.00%

33

100.00%

文化艺术类

17

1

5.88%

17

100.00%

教育类

71

70

98.59%

70

98.59%

总计

653

648

99.23%

578

88.51%

2.5职业发展

学校从教师培养入手,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抓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社团及各类比赛,挖掘学生潜力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加强。校内外结合,校内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高一实行全员2周的岗位体验,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专业发展前景及企业需求等,进行职业认知、职业规划、职业基本素质、职业意识、职业专业技能的培养;校外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学校进行全方位现代化智能跟踪管理,通过顶岗实习平台、学生的实习日记等,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工作上的困惑或难题。以上种种措施,在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就业稳定率、岗位迁移及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成效明显,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迁移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都较强,就业稳定率高。

第三部分 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龙游县委县政府确定“五大百亿”产业为导向,“3+3+1”产业同步推进,在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家具制造、特种纸、绿色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产业;积极打造农业“第六产业”,即从事农产品加工与流通、销售以及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等。学校立足于龙游县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将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护理专业作为主体专业,将现代农艺技术、制浆造纸工艺专业作为特色专业,数字影像技术、会计、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作为辅助专业,实现主体专业与地方产业密切结合,特色专业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新增专业满足新经济未来趋势,提高了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之间的匹配度,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职教特色。



类别

专业

主体专业

电子商务

机电技术应用

护理

特色专业

现代农艺技术

制浆造纸工艺

/

辅助专业

学前教育

会计

旅游服务与管理

目前九个专业均与高校继续深入开展合作办学,利用高校资源推进专业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制浆造纸工艺专业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分别与中浙高铁、浙江凯丰、金昌股份和龙游花海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模式,探索建立校行企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

同时为进一步适应龙游地区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深入开展市场和企业调研分析,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完善与地方企业相匹配的课程结构。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一线专家资源,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平台,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对《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完善、逐步修正,积累成果,总结经验,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做好充分的数据基础,同时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实际,配套执行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目前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加强了专业核心课程、校本教材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专业设置

学校设有智能制造、财经商贸、康养休闲三大专业群9个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制浆造纸工艺、电子商务、会计、数字影像技术、护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现代农艺技术、学前教育。其中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大专班与本科院校衢州学院联办,制浆造纸工艺和现代农艺技术为省级示范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电子商务为省级品牌专业、省级骨干专业,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省级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和省级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3.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开设课程,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浙江省课改教材,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反思、调整,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合理、系统的专业方向选择与分流机制。


本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注重四个方面:一是及时了解全省课改、单独考试、学科教学等最新信息;二是加强对教师常规教学情况过程性评价的监管与督查;三是实行月考制度,定期召开月考质量分析会;四是工学结合,推进学生技能培养。如电商专业对接龙游电商产业,依托学校孵化园,全面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模式;机电专业、制浆造纸工艺、电子商务专业紧扣地方经济,分别与中浙高铁、浙江鑫佳硕、金昌股份、金龙纸业、龙游电商城、合作办学,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校企联合招工、双元导师辅导机制以及学生实习就业等工作机制,力促地方经济发展;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与雷迪森开展双进工程,互相互助,着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优势特色专业(现代农艺技术)则开展综合评价的试点工作,对教学见习、实习、技能考证等过程实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分管理制度,实现有实效、可量化。

3.2.3选择性课改

根据《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学校通过多种措施完善课改路径,推进课改工作:一是以校园网络直播宣传、新生入学体验等形式指导学生专业选择;二是按照《学生转专业方案》《专业方向分流方案》,展开高二高职高考班学生关于就业、升学意向的摸底调查,主要以学业成绩量化分析、座谈会等形式推进方向分流工作;三是以学业考核为数据为方向分流提供有效的依据;四是组织召开方向分流的家长会议,家校联合,明确目标。

学校组织教师积极积累、分享资源,将手中的资源分享到校园智慧平台,丰富资源,优化教学环境。学校装订了2020年信息化教学市赛和省赛的实施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装订第二届课堂明星评比相关教学设计,供今后学习参考。邀请当地企业、行业专家进校开展讲座,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与学生进校交流,手把手教学生捞纸等传统工艺,拓宽学生学习途径。

3.2.4教学诊改

建立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由校长亲自挂帅,亲自落实教学诊改的各项数据上报工作,各科室在诊断点的基础上如实整理相应的诊改数据,并以智慧校园平台为基础,搭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以公开、展示、示范教学、随堂听课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诊断工作,着力提升教学质量。主要工作举措:一是以名优讲座、明星课堂、名芽培训为平台开展教学研究、项目培训、工作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大师、骨干教师的影响力,推进教师梯队培养;二是以青年教师为生力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推进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2020年,余小萍、占红丹、洪丽玲、金剑芳为首的四支团队荣获信息化大赛省三等奖,杨君毅团队获市一等奖,居衢州市榜首;三是以教育局、学校领导为课堂教学诊断督导组,实行随堂听课、推门听课,课后开展评课议课,提出亮点,反馈不足,帮助成长;四是以山海协作为切入点,联合镇海职教中心专家团举办首届课堂明星教师评比活动,赛前以教研组教研活动为平台,全校开展公开课,各学科组集团队力量通过多次磨课,每组推荐1名教师,参加学校首届课堂明星教师评比,本次活动跨时长,力量强,竞争激烈,影响力大,展现了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3.2.4信息化建设

学校智慧校园硬件建设在前两年大笔投入的基础上,新增教室希沃一体机27台和现代农艺技术3D实训室一个,同时对意匠楼报告厅的音响和灯光、学校网络和机房等设备进行了升级优化,提高了设施设备的性能和信息化设备的利用率。

搭建全校钉钉架构。指导班主任完善班级架构,匹配班级家长群和师生群,分别用于家校联系和网络直播教学。指导任课教师运用钉钉群直播进行网络教学,运用群作业布置功能进行线上作业布置、批改、点评等。指导相关科室运用钉钉进行防疫的宣传教育和有关数据的收集等。

学校各职能处室推进了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含移动端)的使用,提升了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依托电子商务名专业和名师资源优势推进数字资源基地校的建设,建立起一个资源丰富的基地校,吸引了校内外众多访问,访问量达126多万人次,名列全省中职类第三名,被评为省级示范校。信息处组织推进之江汇各功能模块的使用,学校教师空间100%活跃,学校年度积分达1500分,授课助手应用于互动课堂教学中。

学校注重信息化在课堂教学上的实际应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与研讨。2020年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比赛,获省级奖项4项,市级奖项8项。

3.2.5职业能力大赛

教科研、教师业务竞赛是检验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着“崇德尚工”的教育教学理念,一年来,在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学校重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通过“以老带新”、团队互助、名师辅导等方式,着重教师竞赛水平的培养与提升,成效显著。2020年度,教师获奖156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37项、市级41项、县级104项。赵利老师的“竹纤维匀浆设备”“一种用于高档亚光纯纸壁纸的打浆搅拌装置”“一种用于节约型数码热升华转印纸的打浆装置”,徐明等老师的“一种机电设备用搬运抗震运输板车”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金佳瑶、苏靖老师分别获全国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课教学比赛二、三等奖;张建飞、陈瑛老师分别获省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二、三等奖;吴怨、金剑芳、洪丽玲、占红丹四位老师的团队获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信息化教学比赛三等奖,何阳青老师和占红丹老师团队获省中职学校“多彩课堂”评选活动三等奖;章悦老师主持的课题的结题报告获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学校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社团、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积极备赛。2020年度,学生获奖84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7项、市级25项、县级43项:徐苗、黄乙盛、钟李昕隽获得国家奖学金;由于疫情,省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大赛取消,在市中职学生职业技术大赛中,获中餐摆台、客房铺床市二等奖各1项,获电子商务、蔬菜嫁接、沙盘模拟、护理等项目市三等奖5项;省创业创新类比赛获省三等奖3项;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小品《胶》获省一等奖;浙江省第五届“梦想杯”中职学生征文大赛,获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2项;衢州市第五届金牌导游大赛(中职组)比赛,沈余豪获金牌讲解员,鲍奕彤和程曼秋获明星讲解员,包揽了前三。

3.2.6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加大实训设备投入,分专业整合管理,建有加工制造、电子商务、学前教学、护理、民族工艺品、旅游、现代农艺技术等7个校内实训基地,以及龙游花海、金昌股份、凯丰新材、新西帝等59个校外实训基地。2020年新增抖音直播间,开启艺耕园、移动电商等校内实训基地,注重7S管理和企业文化氛围,主要实训项目、实训流程、操作规范、技术标准等全部上墙,利用图片、警句、环境布置等努力营造职业氛围,将“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严谨态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企业文化。校外实训基地注重与专业教学和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学校教师与企业导游加强沟通,10-11月教师积极下企业,了解企业行情,熟悉企业新设备,帮扶企业参赛。同事企业师傅进校担任教师,师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亲手操作企业机器、体验岗位要求,提升专业技能。

3.3教师培养培训

3.3.1校本培训常态化

学校严格按照省、市、县有关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相关方针政策,扎实推进校本培训。学期初,组织教师登录师训平台,根据教师自身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课程,因为疫情,本学年主要以网络培训为主,辅以线下培训,侧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教学素养和班主任工作能力。组织教师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省中职三科教材课程标准培训,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在线培训,电子商务、母婴护理“1+X”证书试点师资、考务培训等。本年度,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达78人次,其中省级培训40人次,市级培训30人次,县级培训8人次。

通过集中培训、青蓝工程培训等方式,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提升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研讨会、教研活动,数学、机械、商贸、农学等学科教师参加省级年会,及时了解、学习全省课改、单独考试、多彩课堂等最新信息。


3.3.2青年教师培养规范化

本年度,继续通过“周日课堂”、“师徒结对”、“外出学习”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浙师大合作,为青年教师定制培训菜单,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完善青蓝工程考核制度,根据学员的教学成效、教科研等综合情况,进行学期优秀培训学员考核;继续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作用,通过专题讲座、结对等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带动广大青年教师投身到教科研中来;通过开展“分享、交流、促成长”、“说说我与我班的故事”等活动,激励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一年来,完成22对师徒结对,组织会议、培训共计17次。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翁孝川先生、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志强教授、镇海职教中心正高级教师张建强等来校开展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化成长、信息化教学等主题讲座与交流,镇海职教中心信息化说课获奖教师来校送教。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学习,对“课题研究”、“教师信息化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效果明显。

3.3.3课题研究成效化

2020年,教师课题教研积极性高,课题水平提升显著。学校共有8项立项课题,其市重点课题1项,市规划课题2项,市小课题1项,县规划课题1项,县小课题3项。已结题的课题有省规划课题1项,市重点1项,市一般课题2项,市小课堂1项,县小课题1项。获市一等奖2项,市二等奖1项,市三等奖1项。

3.3.4读书活动特色化

阅读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有效途径。依据县教研室指导意见,本学年继续深入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在2020年下半年开设“龙职阅享时光”微平台,展示教师的读书风采。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类书籍阅读分享活动,并通过微平台将阅读的书籍内容、心得体会、在工作中应用案例等分享给大家。

学校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校企合作,共建专兼职师资队伍,目前共有兼职教师29人,其中25位兼职教师具有技师或技师以上证书,比例达到86.21%

3.4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实行分层管理体制和全封闭智能化管理模式。以学部为二级管理单位,分管领导落实到每一个学部,指导、分管相应学部的各项事务。学生实行智能化全封闭式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查寝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管制刀具排查制度、晨午检测温制度等。学校严格执行教室、寝室和食堂每日消毒制度,高标准建设平安校园。完善修改多项制度和办法,实行分线引导科室、科室管理学科的科研体系,将教科研及安全管理纳入学期考核。行政管控实行顶层运转,领导班子按照校长负责制、行政分线管的原则,校务成员实行一岗双责的责任分工。健全财务、资产、项目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办法,使部门之间权力相互制衡,完善校务、党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校监会的监督功能,实施职工代表评议财务工作、学校工作报告,实施重大项目第三方审计制度。实行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分解制和全员综合绩效考核,并做到措施安排、工作责任、过程督查;具有职教特色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得到确立。

3.4.1清廉立校,建设红色阵地

以“清”育美德,用“廉”润心田。以“崇清敬廉”为主题,立足职教特色,将清廉教育活动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体部署,编制小微权利清单流程图,通过抓好“七个一”工作,着力打造政风清明的管理团队,筑牢廉洁自律“防火墙”;将清廉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环境布置之中,推进“衢州有礼、天下龙游”文明校园建设,着力营造清正校风;通过多层次开展师德承诺、多形式开展师德教育、多方面开展师德评价、多途径宣传廉洁典型,着力树立清正师风;将清廉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通过《廉风习习》“清廉”校本课程开发、“清廉”故事进课堂、“清廉”教育主题班会、“清廉”诗歌朗诵、“清廉”主题漫画、“清廉”主题征文等活动,着力营造清新学风;通过“党员护学岗”“党员示范岗”“战疫先锋岗”“8090宣讲团”,争当职教排头兵,引导教工坚守清正教风。申报衢州市“清廉学校”示范点,荣获县教育系统特色党建品牌创建二等奖,着力推进清廉校园建设,当好清廉建设“示范兵”。

3.4.2民主治校,精细学校管理

完善管理架构,明确了学校管理架构和职责分工,校务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分科室制作专项工作流程图,制定科室小微权利清单,使工作流程图表化,一目了然。针对管理过程及学期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基础上每年修订和新增《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学期考核办法》《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核实施办法》等考核制度,减少主观考核比重,加大客观考核比重,强化过程管理与考核。学校的精细化管理、现代化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全面实行课表、成绩管理、学籍册、网上阅卷与网上评教等常规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疫情期间学校更是充分应用钉钉功能开展线上教学、线上教研及线上会议,复学后智慧校园平台实现了学生电子请假功能。首届校监会按规范运行,认真履行对重大事项决策、人事任免、工程项目、财务审计自查等方面的监督职责并做好留痕记录;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并完成换届选举,群策群力,共谋发展,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3.4.3自主管理,培养多元人才

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德育拓展训练、“龙商品格,美丽职教”德育生活季、“爱传承”微公益等载体,构建独特的德育教育平台,培养兼具“新龙商”情怀的现代职教人才,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学生总体呈现出积极向上、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好学勤奋的精神面貌。学生会、社团活动、微公益活动规范开展。学校被评为“浙江省劳动实践基地(职业体验)”“县5A级校园”、“县教育系统示范警务室”,获“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铜牌,《校园微公益的实践研究》获市重点规划课题三等奖。

3.5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以“龙商文化”为引领,将“商儒交融,敢为人先”的龙商精神作为核心思想,积极构建起具有独特韵味的校园文化,打造“大美”德育,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3.5.1德育课程建设

德育课程结构合理学校将德育课程划分为自主发展、成长仪式和文化滋养三大课程领域。自主发展课程:基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目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成长仪式课程:学校整合原有的仪式教育资源,如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班团活动,以及新生军训、成人礼、毕业典礼等,建立长效规范的活动机制,将其直接纳入课程管理,以课程的规范来实施常规性德育活动。文化滋养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展开,如《节气的“味道”》《我是小导游》《烘焙》《商品拍摄》《构家---家装设计》《红歌行》等。

3.5.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除创建以“竹”、“莲”为主题的寝室文化之外,还通过“四化”寝室建设和教室的“7S”管理打造美丽校园,不断优化校园环境。让学生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提升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专业技能、两创素养和身心健康,成为积极向上的大美青年。

1.品味寝室文化。学校提倡学生应“做阳光男生和优雅女生”,因此创建了以“竹”、“莲”为主题的寝室文化。男生寝室名叫“竹韵居”。女生寝室名曰“莲芳阁”。两座寝室大楼的大厅和走廊都以“竹”和“莲”为主题,进行了相应的布置。

2.创建“四化”寝室。为积极发挥学生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作用,充分展现学生良好精神风貌,学校开展了以“净化、美化、绿化、文化”为主题的学生寝室“四化”建设活动。每月开展“大美”寝室评选活动,提升寝室内涵,优化学生生活环境。

3.打造“7S”教室。为美化育人环境,发挥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教育与熏陶作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求进的精神,学校对教室进行“7S”管理。“7S”管理制度规范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通过培训、实践、整改合评选不断渗透“7S”管理理念。每学期开展“大美”教室评选活动,打造一批示范性“7S”教室。

3.5.3学生自主管理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队伍,是联系老师和学生的纽带,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学生会由校学生会主席总负责,下设秘书部、纪检部、住校部、卫生部。平时加强学生会干部队伍的培训,每周进行一次部长级会议和培训,扎实做好学生干部的思想引领工作,增强学生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

3.5.4精品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开展精彩纷呈,现有青春礼学社、国旗护卫队、摄影社、、汉服社、健美操社等38个社团。其中“青春礼学社”是衢州市优秀社团,青春礼学社多次承担县级以上大型文体活动礼仪服务工作,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是学校的一张金名片。国旗护卫队和摄影社是学校特色社团,承担学校升旗仪式和学校活动拍摄任务,是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平台。

3.5.5德育创新活动

1.德育拓展训练周。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宗旨,以人人参与为原则,每个班级在班主任和学生处的组织下开展为期一周的德育拓展活动,开展卫生保洁、礼仪训练、教室“7S”、“四化寝室”、拓展训练活动、叠被子培训和拓展训练活动汇报会。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都能感受为别人服务的艰辛和荣耀,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团队意识。

2.大美德育生活季。三周为一季,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和时节性,每一季确定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德育生活季制定一个活动方案。在一季中要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一次社会实践、观看一次主题影视作品,开展若干主题活动以及一次总结新闻报道。班主任和学生处是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发动者,班主任拿到活动方案后根据主题要求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宣传并组织活动。如“大美开学季”、“大美感恩季”、“大美环保礼仪季”、“大美收获季”、“大美安全教育季”等。通过这些活动,生活季的主题教育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成长。

3.“爱•传承”微公益。微公益活动已成为一种新的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和德育教育方式。中职学校虽然在多方面会受到限制,但也并非无所作为,而且做得好的话将会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为此,学校创设“爱•传承”微公益,微公益主要有微公益基金和学生服务中心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微公益基金倡导学生每月节约一元钱,捐给家庭困难,品行端正的学生,以微薄之力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同时倡导爱的传承,收到帮助的同学要将这份爱传承下去。二是学生服务中心,致力与给学生提供无偿便捷的服务,如:零钱兑换、借雨伞、简单缝补、提供常用药品、课桌椅修理等,让学生能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温暖。

4.青年志愿者服务。“青年志愿者”是学校的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青年志愿者积极和相关部门对接,已多次开展相关活动。如:全市食品行业创新与发展论坛暨浙江省食品行业龙头企业走进龙游活动礼仪志愿服务,全市“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现场推进会礼仪志愿服务,全县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龙游县政府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匠心筑梦 潮起龙游”红木小镇开园仪式礼仪志愿服务,绿色中国行十周年活动礼仪志愿服务 ,五水共治、广场舞大赛颁奖仪式,华岗中译本出版90周年研讨会礼仪志愿服务,浙江省2020文明旅游健康行为中国加分主题宣传现场会,“直播时代天下龙游”中国TOP直播电商产业园龙游基地启动仪式礼仪志愿服务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得到锻炼和成长,志愿者敬业的精神也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5.生命教育。学校在师生中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师生认识、理解生命的意义,以生命的视界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让师生在体验中感悟生命的社会属性,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凸现了生命之重。

6.法制安全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学校将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学校邀请派出所民警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法治宣传教育讲座;邀请交警中队民警来校开展交通法规宣传教育讲座;邀请消防支队官兵来校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和组织消防演练;邀请东华街道禁毒工作者开展禁毒知识宣传讲座,学校通过加强法治教育,不仅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保护,远离违法与犯罪。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前法制社会建设的需要。

7.心理健康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迫切要求。学校创建省一级心理辅导站,是浙江省300个心理将康辅导示范点之一。学校持心理健康B证教师9人,持心理健康C证教师94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3名。学校每天安排2名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并有详细的记录,结合学生情况给出相应的意见。同时,学校和根据学生发展特性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如女生青春期健康知识讲座,新生青春期健康知识讲座,通过这些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3.6党建情况

学校党总支部现有党员81人,其中在职党员59人,退休党员22人,下设财经商贸学部、现代艺术学部、加工制造学部和退休教师4个党支部。现任党总支部委员会由7人组成,设副书记3人(毛芳、杨元龙、徐滔红),其他委员4人(周玉清同志为纪检委员、曾国柱同志为统战委员、张建飞同志为组织委员、余宝平同志为宣传委员)。

3.6.1深化党建“五位一体”标准化建设

设立了标准化的党员活动中心,做到“五有十上墙”,使党员有了活动的家,增强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室外布置了一条由11块宣传橱窗组成的党建长廊,定期更新长廊内容,阵地建设标准进一步提升,工作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深化党建工作留痕与宣传工作。按照专人负责、一活动一整理、一月一汇总的要求,认真做好党建工作台账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做好全程纪实标准化。全年制作宣传微信105篇,在今日龙游等媒介上刊登活动信息31篇,党建宣传工作质量和成效明显提升。

3.6.2坚持从严治党,着力推进清廉校园建设

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紧紧围绕“清廉龙游”“清廉教育”工作要求,将“清廉校园”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体部署,制订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清风沐浴-醉美龙职”创建主题,立足职教特色,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先后开展了“清廉”主题艺术品创作、清廉漫画创作、清廉教育主题班会、清廉主题手抄报编撰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着力营造清廉校园创建氛围,有力推动了清廉校园建设工作。清廉校园创建工作得到上级党委的充分肯定,省教育厅领导来校检查指导获好评。同时,在清廉校园创建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党风廉政定期承诺、定期教育、定期公开、定期巡查等“四定期”活动,着力深化党风廉政建设。2020年度,学校党总支部获得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工作信息宣传先进单位、龙游县“一校一品”党建特色品牌二等奖。

第四部分 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坚持服务经济导向,通过走访联系企业,调研企业需求,开展了企业师傅与学生师徒结对、顶岗实习、教学实习、职业指导、企业参观等活动,提升了校企合作的紧密度。建立校企合作企业49家(其中县内32家),今年顶岗实习学生232人,实际顶岗学生在岗人数230人,在岗率99.1%。制订出台了《顶岗实习班主任考核制度》,组织召开了2018级顶岗实习学生招聘会,推动了顶岗实习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为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今年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启动2020年“双进工程”活动。本次“双进工程”共分为两个部分——“企业导师进校园”“学校教师进企业”。

10月9日至10月19日间,学校已邀请13位企业导师进校园,共计1540名学生和98名教师听取了讲座。随后2个月里,89位教师共计走进11家企业,毛芳校长带领教师走进革命烈士陵园聆听学生讲解,对学生进行考核;电子商务师生在双十一前后一周奋战在申通产业园;造纸专业教师在浙江特种纸金昌股份有限公司与陈伟龙工程师共同探讨纸张纤维状态,分析纸张好坏;护理教师走进蓝天幼儿园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现代农艺专业教师在茶园里和厂长一起采摘黄茶;学前教育教师走进灵江幼儿园聆听孩子的心声;会计专业在永信税务师事务所与周华伟所长学习企业会计的专业知识,探讨增值税事宜。

学校和企业作为人才的孵化器练兵场,只有相互合作,才能释放更大能量。此次活动用时2个月,校企深入合作,双师互帮互助,双进工程效果显著。

4.2学生实习情况

根据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学校积极开展为期二周岗位体验的教学实习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2020年高一中专学生全部参加了为期二周的岗位体验教学实习。继续深化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举措,在微信平台提交顶岗实习周记,加强了过程监管,结合几位管理教师的定期走访,班主任的介入管理,今年的顶岗实习的稳定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20年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有230名,截止20201220日,在岗率为99.1%,共收到2018级学生顶岗实习周记3819篇。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是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为深化校企合作,达到产教融合、共同育人的目的,积极引入行业协会、企业单位、政府政策多方力量,与学校构建成四位一体的校企深度融合模式。

一是依托龙游县电子商务、机械五金等行业协会资源,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办学机制,与知名企业中浙高铁、金昌股份、贝尔通信、道明光学、金龙纸业、年年红、电商城等83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企业家进校园、导师进课堂、教师进企业、学生进车间活动,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二是积极利用企业资源,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建立了59个校外实训基地,探索课程教学、教学实训、顶岗实习等方面企业全程参与的培养模式;稳定县外顶岗实习单位。完善九大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数控加工、电子电工、护理CPR、足迹旅社、插花艺术、木雕等实训室的功能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不断完善专业教师进企业锻炼机制,保证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同时,从行业企业引入兼职教师26人,带动教师成长,引领专业发展。

三是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寻求政府支持与认可。学校结合龙游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对外交流、展示,民族工艺品专业与浙江省年年红家居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破解学生就业难题,形成校企联办、双元教学的工作机制,同时电子商务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分别与浙江典男贸易有限公司、浙江贝尔集团合作办学,共同开发实用性校本教材。在浙江凯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车间设立课堂,开展实践性教学模式,通过企业师傅理论讲解,车间实践,校内知识巩固,形成企业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无缝衔接。这一系列校企合作措施得到了龙游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认可。

第五部分 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以服务当地产业经济发展为目标,始终秉承着崇德·尚工的校训,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立足于学校办学实际,深入推进内涵建设,近三年为促进龙游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与转型输送了600多名技能型人才。

学校与当地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当地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及培训基地;近三年,为省内知名企业如浙江贝尔通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年年红家居有限公司、浙江华邦纸业有限公司、浙江光明铁道等80多家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1200余名,其中本地就业为600多名。毕业生就业稳定率高,工作纪律性强,认真好学,技能运用与锻炼效果好,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较好地满足当地企业的发展需求。

5.2社会服务

立足服务龙游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农民创富增收,打造服务地方产业与行业企业的服务品牌。发挥省山海协作职业技能实训基地、衢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龙游县农民学校的基地优势,以龙游县委县政府依托学校整合全县培训资源为契机,加快完善龙游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建立培训质量评价体系以及社会培训师资库。对接服务三农和康养产业,加大职业农民和家政服务人才的培养。健全专业教师进企业锻炼机制;发挥辐射示范作用,主动结对帮扶薄弱学校;探索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工作,引导师生为社区成员提供服务,为共建文明社区、创建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通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服务、技术服务等,达到了传承文化的目的。

学校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积极联合县农办、县人社局、县残联、县民政局、县住建局等部门,开展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高考辅导班、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等各类人员的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学校先后被认定为全国 2017年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首批省山海协作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省优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省家政服务人才培训基地、省级新型农民培训示范基地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衢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水平,浙江省yl6809永利(中国)有限公司作为衢州乡村振兴学院龙游分院,是推进乡村振兴讲堂的重要平台,主要围绕乡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通过指导、配合各级乡村振兴讲堂工作开展,把乡村振兴讲堂成为农村党员群众教育主阵地、生态政策宣传主平台、精神文化生活主载体、产业振兴消薄主引擎、乡土人才培养主渠道。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提高效益”为原则,“指导全县、服务乡村”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职校参与,共同构建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及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

2020年学校在县农办、县住建局、县教育局和县人社局等部门的精心指导与关心支持下,积极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工作,培训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较好的服务了社会,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认可。据统计,学校共开展各类社会培训18期,完成培训量4045人次。其中,“双证制”教育1019人;残疾人培训2期,培训71人;建筑行业培训2期,培训663人;退伍军人适应性培训1期,加上高考辅导班共培训69人;全县电子商务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51人;十里坪监狱服刑人员专项技能培训2162人,技能培训等级以初级工为主。同时,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县农民学校在农民培训工作中的作用,对各培训机构的培训合格率、培训转移就业率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促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转型升级。

5.3对口支援

积极开展东西部对口帮扶工作,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职业高级中学校签订合作协议,进行校际互访,深入展开名师送教、调研交流、家访等活动。2020712月,安排叙永来龙游顶岗实习的贫困学生33人次,主要安排在城南和城北工业园区内的优秀企业实习,并且安排学生一对一跟岗企业师傅,每月发放生活补助,安排杨建明老师专门负责叙永籍在龙学生的跟踪管理工作,学生过年回家由联系老师负责安排,报销龙游到叙永的来返交通费用。与龙游县求实职业中专、常山职业中专等兄弟学校积极开展共建共享活动,提供了师资培训、技能大赛指导等,较好地完成省内外对口援助任务。学校相继被认定浙江省首批山海协作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浙江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浙江省优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浙江省家政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浙江省新型农民培训示范基地、衢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并建有龙游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龙游县职业技能鉴定站,浙江龙游特种纸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核心共建单位)。

5.4服务抗疫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进一步增强底线意识,强化风险担当,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疫情联络员,负责学校师生去向的排查、抗疫物资统计、 每日防疫数据上报等工作,确保上级部门能准确了解辖区疫情防控数据。复学前,针对复学返校后的各项防控事项召开春季复学研讨会,并制定复学返校演练方案,并在全县率先开展复学返校疫情防控实战演练。学生复学返校后,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各项措施,做好人员管控和校园消杀工作。作为龙游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员单位,参加县疫情防控综合演练1次,电视电话会议2次,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能力。疫情期间,我校老师积极参与乡村和社区的疫情防控,刘犁老师荣获衢州市“最美小锦鲤志愿者”荣誉称号,周玉清、曾国柱、黄国义、黄超、张建飞、张恺获得县抗疫卫士。

第六部分  举办者履职

6.1经费

县财政按每年每生3100元的标准核拨生均公用经费,人员经费按一类公益学校标准拨付,项目建设经费按实际需要预算拨付。学校各年度生均公用经费的预算数据与上级下拨的经费一致,并与相关年度的当年学校实有学生数相符。学校无虚报学生数套用国家教育专项资金的行为。学校的报账员按预算编制的细目来列支,并凭正式发票和相关手续经学校领导审核签字后到市核算中心或教育系统会计核算中心报账。所开支的各项金额数据实事求是,有条有据,账目清楚,证据详实、充分。各项经费都实行了民主理财、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不留缺口,从而保证了学校的资金都严格按标准的用途使用,充分发挥了各自应有的效益。

2020年度,学校总收入比2019年度减少41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减少403万元,预算外收入减少14万元。事业支出比2019年减少374万元,其中投入办公设备购置增加69万元,房屋建筑物构建减少2.8万元,专用设备购置减少127万元,信息网络软件购置更新增加69万元,无形资产购置增加3万元,其他类资本性支出增加3万元。学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新增电子数字阅览室设备1套、电脑设备3套、智能触控一体机25套、课桌椅220套、图书馆图书2490册,完善造纸专业、护理实训、机电绘图测量设备的添置,其中为完成“污水零直排”工作的校园下水管道、食堂隔油池改造已经完工,目前正在送审结算中。

6.2政策措施

学校积极向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争取,落实教师编制,2020年新增教师9人,其中语文1名、机械2名、会计1名、电子商务1名、美术1名、英语1名、体育1名、园艺1名。

2016年以来,学校形成了理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办学模式,多部门合作办学的办学新模式。县政府就进一步做好合作办学,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先后下发了《关于适应经济新常态办好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提出了实行理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办学模式,在理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统一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各类培训人才、主管部门联合办学、推进院校合作办学、推动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办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多部门联合办学的实施意见,并作出了较为详细的构想和规划,同时成立了龙游县职业教育中心理事会,由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担任理事长,部门领导担任副理事长或理事。

学校致力于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先后修改财务、资产、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多次修改《学期考核制度》《教职工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班主任考核制度》《学校财务审批和物品采购管理制度》等,明确工作流程和细化办法。建立行业、企业、教师、家长及社会共同参与的学校治理机制,落实办学自主权,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第七部分 特色创新

案例一:双元主体 双师共育 双进互赢

         ——基于校企双进的龙游县职校产教融合新实践探索

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往往存在学校一头热、企业不作为的现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停留表面、流于形式,无法实现深度合作、互惠互利,合作的基础不强、深度不够、宽度狭窄,学校对企业的影响力不足,企业合作的动力缺乏,鉴于现实状况,我校在以名师、大师引领的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合作渠道、合作方式、合作内容等方面加强对企业的影响力,借助于政府重视、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共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专业设置上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要求,在专业设施上满足产教融合合作条件,在专业教师团队上实现双向流动,通过密切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专业教学人才培养,实现合作双赢、共同发展。

一、背景与问题

1.企业转型升级

为推动我县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强细分行业培育,提升产业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龙游工业经济新增长极,加快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制定了“五大百亿”产业培育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坚持“内强存量,外引增量”的产业培育发展思路,加快产教融合发展,做强高端装备和高端家具制造两大支柱产业,做优特种纸和绿色食品两大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以打造龙游“2+2+1”的工业体系为主干,发挥龙游现有产业优势,发展一条有特色、快跨越的龙游新型工业化道路。

2.学校品牌发展

职业教育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明显,从十三五规划职业教育提升计划以来,学校致力于自身品牌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要求更高,两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产业持续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

3.企业用工困难

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企业的升级换代,原有的企业用工状况面临新的问题,技术蓝领的匮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进程,而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也在倒逼企业的快速成长,企业的用工矛盾与学校的技术蓝领输出找到了合作点。

4.学生就业迷茫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依然是教室的传统授课模式,课程标准、教材、实训设施滞后,与企业用工存在矛盾,教师与学生对职业环境、职业情景、岗位能力缺乏深入了解,存在闭环运作,特别对新技术、新手段缺乏感性认知,学、用矛盾突出,学生缺乏真实的岗位认知体验,对就业前景和职业生涯规划呈现见异思迁的迷茫状况。

二、措施与做法

中职教育强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岗位需求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学校和企业一体化、教师和企业家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室一体化、学生和员工一体化”的“四化”建设内容,加大理论与实践、创业与就业、育人与增效的有机融合。通过“做、学、用、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针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第三点——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要求,职教20条第九条: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第十条: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校企融合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

1.政府重视搭台,奠定产教融合的基础

2016年学校整体迁入新校区,教学条件极大改善,政府重视力度空前,20166月中共龙游县委办公室下发县委办〔201656号《关于适应新经济新常态办好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167月龙游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龙编〔20166号关于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的通知,组建龙游县职业教育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统领全县职业教育资源,各类职业培训统一管理,为产教融合奠定了基础。20169月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龙政办发〔201689号《于印发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实施意见》关的通知,201612月中共龙游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等5部门联合下发龙人社〔2016119号关于加强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20197月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龙政办发〔201963号关于印发《龙游县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的通知,相关文件的下发实施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行业协会联姻,丰富产教融合的内涵

学校专业建设的主体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中职教师大多来源于高校毕业生,缺乏企业实践的经历,与行业、企业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脱离,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欠缺实际操作的能力,行业协会是连接企业的桥梁,学校相应专业的骨干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融入行业协会,担任相应职务,如:方荣华老师任衢州市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龙游网商协会副秘书长,制浆造纸、机电技术应用、旅游与管理、护理、现代农艺等相关专业也分别由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兼职行业协会的相应职务。融入行业协会为学校专业与企业建立更好的桥梁,加深了双方更多的交流与沟通。

在此基础上学校组建的各专业建设委员会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产教融合的内涵更为突出。目前,学校聘请了来自高校专家、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省市中职名师等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工作会议,分析产业结构情况、职业岗位能力,进一步明确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逐步完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并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的现状,助力区域产业发展的产教融合实践得到了龙游县政府的支持与认可。

3.产业环境创设,夯实产教融合的基石

学校专业建设教学设施设备与企业在用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也无力承担新技术带来的实施设备的快速更新换代,脱离产教融合的教学过程还是凸显不足,教学过程很难还原企业的工作流程,对此我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设立企业课堂

对于生产过程的教学项目实施企业课堂,如:纸浆造纸专业,大型的设备只能存在生产企业,学校借助于行业协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力量,专业教学过程进入生产企业,学生与企业师傅一对一把手教学,专业建设介入全程,企业课堂的实践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2)引入企业项目

电商专业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的不断出现,带来专业建设内涵不断更新,企业课堂难以实现专业教学,为此我们采用校园设置企业场景,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教师与学生、企业与师傅在校园内相互交融,以项目的实施为纽带,项目的操作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真正实现教学任务与工作任务的一致、教学内容与工作的一致,产教融合得以真实体现。

4.双元主体育人,凸显产教融合的要素

招生即招工,校企深度合作,签订培养和就业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和协议就业,学生一进入学校,就开始进入企业带薪学徒。

招工即招生,企业新招收的熟练工人,在进入企业上岗之前,全部安排进入学校接受企业文化等岗前培训;招收的非熟练员工,须与员工签订培训合同,并根据员工意愿,选择职业学校就读,修满学分后职业院校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

上课即上岗,学校实行灵活学分制,进入职业学校的企业员工,不固定学习时间和期限,随到随学,修满学分为合格。学历教育学生,也可以根据企业订单要求,灵活安排学习,传统的寒暑假和双休日作息制度被打破;建立课堂、实训车间和实习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半工半读,工学结合。

毕业即就业,学生在学徒期间,如果学徒和企业双方满意,即可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学徒毕业后即可正式录用为企业员工。

5.校企双师共育,展现产教融合的本质

校企双师共导使学生由专业技能零起点逐渐成长为技能熟练,熟悉生产流程,完全具备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1)基于技能优化的双师教学载体

对单项技能的学习传授提升的技巧与经验,或者针对核心技能的学习引进新的工作方法。企业技工和学校专业教师形成合力,根据学生阶段性的学习特点指导开展实践工作,在过程中记录、量化、考核,给出阶段性的工作方案和应该调整工作的方法,从而达到优化学生技能学习效果。

2)基于实践生产的双师教学载体

在仿真型任务环节,将真实的岗位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开展实践活动;在生产型任务中,将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教学的过程即生产的过程,教学的作品即生产的产品,教学的评价即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在实践的过程中由双师全程监管、指导,双师共测形成双导师评价体系。

3)基于工匠精神的双师教学载体

企业技能导师,以德为先,言传身教,律己律人,结对指导,以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导向,指导学徒学习技能;专业教学导师,围绕技能学习目标和阶段性的技能学习计划,做好校内专业理论和基础实训课程的指导,打好学生基础的专业知识,协同企业技术骨干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针对学习内容,在专业技能上、心理上、工作纪律、工作态度等方面给出指导建议,同时突出了的概念,将职业素养渗透于专业课教学全过程,力促学生德技双修。

6.校企双进共赢,绽放产教融合的魅力

教学过程是漫长的过程,教师的成长经历需要不断接受知识的熏陶,还得接受企业新技能的锤炼。

1)教师入企实践

每年暑假,学校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现入企跟岗实践,接受更新的企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教师技能得以提升,教师在企业的实践过程明显感觉教材滞后于企业现状,在企业的学徒经历更是最好的教学课例,既真实又新鲜;同时,以名师工作室引领的教师团队能深入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以知识讲解培训换取企业技能的帮扶,双方收益提升,增加了产教融合的粘度,校企合作得以深入开展,持续发展。

2)师傅入校讲解

企业技术能手经常入校的专业技能讲解或者专题讲座,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视角,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岗位工作任务的理解,教材以外的专业知识体系、技能体系更让学生充分认识专业学习的认知度,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获取专业工作岗位的区分、岗位工作流程和岗位工作内容,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定位奠定基础。

三、成效与影响

1.专业设置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要求

学校立足于龙游县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围绕“工业强县、文旅名县、商贸大县”,紧扣县政府确定的“五大百亿”产业(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家具制造、特种纸、绿色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以电子商务、机电技术应用、护理为三大主体专业,以制浆造纸工艺、现代农艺技术为二大特色专业,以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会计、数字影像技术为三大拓展专业,深化校企、院校多方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加快龙游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使得产教融合的顺利推进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和积极的生命力。

2.校企合作助力专业教学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学生能更好掌握企业生产岗位的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等。

3.合作专利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要求

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施过程中,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导师联合进行技术开发,专利获取,改善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解决企业生产过程的难点,提高企业效益,产教融合更为深入,校企互动更加实效、高效。

4.专业设施满足产教融合办学条件

学校迁入新校区后,通过学校自行采购、三名项目建设、合作企业赠送等方式,不断完善校内专业实训设施设备,满足校内专业教师教授基础专业技能、理论和企业师傅入校带教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

5.学生成长体现产教融合特有成效

1)实行双向选择,组班组考。

依循课改理念,以“校中企”“选修教学”形式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校内专任教师在企业师傅的建议下制定符合学生特点和现阶段能力的教学内容流程。选择考评结合,组建 “实验班”。入企专项训练,打造“专培班”,第二学年度学生入企进行三个月的专项训练。双方根据共同制定的考核制度,进行联合考评,通过考核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是否继续留企。师徒正式结对,开启准员工班顶岗实习。结成师徒关系,学习岗位技能,完成任务后由企业做出考评,签订实习协议。从“统招班”到“准员工班”的组班组考的过程中,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贯穿始终,既然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也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既有校内的教学评价,也充分发挥企业自主考核。

2)技能进阶打磨,练技练能

围绕企业岗位要求,实施学员技能进阶升级的锻造路径,分为五阶段六层次:统招班从生手到新手的技能“萌芽”阶段,实验班从新手到练手的技能“初恋”阶段,专培班从练手到熟手的技能“热恋”阶段,准员工班从技能熟手到高手的技能“磨合”阶段 ,再从准入员工的高手身份转向老手的“稳定”阶段。

◆生手到新手——基础阶段初识技能

企业技工和专任教师根据阶段性培养目标进行技能基础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特点,企业文化,夯实基础技能。

◆新手到练手——分批入企磨练技能

学习成品检测、产品打点、车床、磨床、削床等工作项目,考查学生岗位基本技能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

◆练手到熟手——双师共教熟练技能

根据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反复练习基本的岗位操作技能,强化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

◆熟手到能手——双师共导精练技能

企业师傅提出生产任务,学生独立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失误率、合格率等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记录考核。

◆能手到老手——准员工身份独当一面

正式接受岗位任务,能高质量的完成企业产品。与师傅共同完成岗位工作,包括创新研究、调试检测等。

四、经验与讨论

1.贴近县域产业特色

依托县域产业的职业教育才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专业支撑,学校开设的专业都结合地方产业特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行业、产业吻合程度高,如县电子商务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纸浆造纸专业、旅游服务管理专业、数字影像技术专业、现代农艺专业都能对接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提升标准,为行业、企业发展助力。

2.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产教融合状态下,教师的工作热情得以有效发挥,师生参与企业转型升级和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增强,如制浆造纸专业教师赵利的新型实用专利——竹纤维匀浆设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徐明新型实用专利——一种机电设备用搬运抗震运输板车、发明专利——一种适合绿茶制作的多槽锅,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企业设计的产品外包装等都有效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3.加快专业建设进程

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高效推进,企业与学校能再同一高度平等对话,相互实现优势互补,专业建设在企业参与下,从人才培养标准研制、教学课程标准设置、专业教材合作撰写等方面进行升华,专业建设的步伐更加精准高效,如:电子商务专业囊括所有省级建设项目。

4.实现就业无缝对接

学生在真实产业情景下真实项目的实际操作训练,学生能更有效的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最大化发挥,企业直接从人才培养到使用纳入企业资本运行的链条之中,既提高了就业效益,又降低了引进人才又留不住人才或人才浪费而带来的“投资”风险,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企业的投入。

5.促进学生优质发展

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就能清晰了解自身未来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定位精准,为学生成长成材提供了更好选择,中考失败的阴影快速摆脱,如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涂寒威就是学校毕业生众多创业者的传奇之一,年仅25岁的他已经是一名创业成功者,杭州梢嘿贸易有限公司、杭州科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公司旗下有棵树天猫旗舰店上榜天猫权威发布的《2020年中国品牌榜——急速破亿新国货》,目前公司被资方估值12亿元,预估在3-5年内上市。

6.提升教师技能水平

产教融合的深入,专业教师入企跟岗实践,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开课,原来只有专业知识体系的教师,能更好转变自我,将只能知识传授的教书匠转变为知技交融的双师型教师,技能水平得以快速提高。


案例二:乘“龙”快“叙”结厚谊,精准脱贫促发展

——浙江龙游与四川叙永教育扶贫合作典型案例

一、背景与问题

1.深入叙永:教育脱贫刻不容缓

叙永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当地贫困家庭较多,生活条件亟需改善,但缺少足够多的收入来源;经济落后导致教育条件落后,学生们对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劳动技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因此十分需要补齐教育方面的短板;缺少已成规模的企业,导致中职学生即使认真地学习了技术,也难以在当地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将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志。”而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使他们有文化,有志气,才是改善该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脱贫摘帽的根本之策。

2.面向龙游:人才缺失迫在眉睫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龙游要使当地经济持续发展下去,就离不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龙游县的中小企业较多,涉及行业也比较丰富,但一直面临着“用工荒”的难题,尤其是缺少懂技术又勤快的年轻人。我校把来自叙永的“转校生”们安排进企业实习,既能为其提供在实践中学技术的机会,拓宽其就业和择业的范围,也能大大地缓解龙游县长期缺少企业劳动力的困难。

3.学生发展:走出大山只欠东风

叙永,位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中低山区,目前开通了高速公路,而铁路只到达80公里外的宜宾和107公里外的泸州。年轻人们肩负着改变家庭贫困现状,实现更高人生价值的责任,走出大山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而对于十七八岁的中职学生来说,他们要想走出大山,需要面临交通不便、生活习惯不一致等各种问题,家人也往往会表现得比较担忧。

而我校在2018年—2020期间,通过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合作项目等举措,为叙永贫困生在学习、实习、就业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帮扶,彻底解决了学生和家长们面临的难题,帮助他们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为实现两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措施与做法

1.实地感受,深度分享办学经验

2018年6月,浙江省龙游县职校与四川省叙永职高签订了《结对帮扶框架协议》,就结对帮扶目标、内容及方式予以明确,东西协作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随后,来自叙永职高的刘翊老师来到我校开展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积极地帮助刘老师融入学校生活,让挂职锻炼真正落到了实处:工作上,安排刘老师担任适量的教学任务,负责6个班的体育教学工作,每周共计8节课,参与校田径队训练辅导及学校的体育活动组织,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等;在能力培养方面,我校体育组全体老师与刘老师在备课、说课、上课、教学研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学习,双方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生活中,安排刘老师住在校内的教师公寓,并配备空调、热水、家具和电器,丰富刘老师的业余时间,提升生活品质。

2020年8月,叙永县马玲中学副校长戚影也来到我校进行挂职交流。戚副校长到达职校后,挂职副校长岗位,负责对接叙永职校学生到龙游企业的工作,每周担任担任20学前幼教班的4节舞蹈课,并参与学校外联部的培训工作。戚影副校长表示:在县职校进入“凝心聚力提质量,二次创业树品牌”的快速发展时期时,能来到这里锻炼,她感到非常的幸运,也非常珍惜这一次的学习之路,决心要加强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和管理者,把学到的先进管理经验、教学理念带回叙永去,运用到实践当中。

2.贴心护航,全力支持学生发展

为更好地组织开展职业教育帮扶项目合作,加强我校与叙永职高的对接交流,推进对叙永职高全方位、精准化的支援,确保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力倾“结对帮扶”行动。

1)“结对帮扶”在行动,携手共进促双赢

2019年,我校迎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职业高中的“转校生”。学习一段时间的技术理论知识后,“转校生”们被安排进龙游多家企业实习。从2019年开始,有两批共65位学生从叙永职高来到龙游县职校,并被安排进造纸、玻璃制造、化妆品制造等企业实习。一年后,不少人拿到能养活自己的工资,还带动自己的亲友、老乡一起努力脱贫。

胡涛是其中一员。他在学校介绍下,进入龙游县家家发纸业有限公司实习,负责把原始纸浆变成固体纸的工序。实习期工资虽不多,但等转正后,收入就会上涨,如表现出色,月收入能达五、六千元。几年后,胡涛就能攒下在老家翻新房子的钱。

胡涛的同事和同学——20岁的潘波是2019年第一批从叙永来的“转校生”。实习一年后,他已转正,依靠自己的收入成了家中“顶梁柱”。

 第一批32位学生中,有22人已经成功就业转正,在龙游扎根发展。其中杨彪、李相华、潘波、亢远坤、李清洋、杨小刚已经升职为见习班长,工资达到七、八千元。第二批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也有不少被企业看中提前‘预定’,就等实习期结束后签合同了。

学校为“转校生”们安排顶岗实习的方式,促进了这批学生的就业。

而 “转校生”的到来,也使得龙游的“用工荒”难题缓解了不少。叙永来的学生们很能吃苦,学技术也快,不少实习生转正后,很快被提拔为班长,成为企业骨干。今年春节后,还有学生从老家带亲友、同乡来应聘,让企业十分惊喜。       

通过东西部合作打通了职业学校之间的通道、打通了校企实习和就业的通道,发挥职业教育特色,成功探索出了教育扶贫的新模式。

2)密切沟通暖人心,深层交流促发展

2019年5月,双方学校签订《关于2019年职业教育扶贫项目合作补充协议》;与龙游学习的叙永学生及家长签订《龙游顶岗实习家校安全协议》、《东西部中职学校教育扶贫项目合作安全责任书》。我校专门成立以毛芳校长、陈建峰书记为组长,周玉清为副组长,各处室长和刘翊老师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叙永学生来龙的前期对接联系和在我校期间的管理服务工作。

2019年1213日晚九点,衢州机场,我们接到了四川省叙永职业高级中学校罗海校长一行4人,带领22位学生来到龙游进行学习活动。在同学们到来之前,我校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只为保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上做好服务,让22位学生安心在校学习,并且能学有所获;并且根据学生意愿,安排了他们到相关专业对口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县府办副主任隆林佐,职校校长毛芳及副校长周玉清等领导也多次前往企业关心学生。此次学习活动是结对帮扶的计划之一,这是继叙永职高刘翊老师、龚仲兵和付宇航同学之后,我校对叙永职高又一次全方位、精准化支援的结对帮扶。

叙永学生刘欢说:非常感谢政府的帮扶政策,能让我有机会在这里顶岗实习。在这里我不但学到了技能,还学会了怎样与他人相处。我每月都将大部分工资寄回家,希望家里人能过得更好一些。

密切的交流沟通,深层次的互访共学,实现了两校的资源共享、相互提升。

3)乘胜追击再续力,精益求精助脱贫

为了进一步推进东西部职业教育扶贫协作,2020 628日至75日,我校副校长周玉清、徐滔红与浙江家家发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太山、浙江金龙再生资源科技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专员劳静芬等一行特地前往四川省叙永县启动第二轮精准扶贫工作,此次我们就学生的就业问题、生活问题及补助资金等情况作了更明确的说明,希望这批学生能在坚实后盾的支持下认真学习,不负期望,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经过两轮面试,浙江金龙再生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确定接收了12名贫困户学生,浙江家家发纸业有限公司接收了22名贫困户学生,共计34人。

接下来的数日,我校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带着龙游飞鸡汤和东北大米下乡走访慰问了这34名贫困学生。走访的几天时间里,孩子们吃苦肯干的精神及勇挑重担的责任感,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也更坚定了我们助推脱贫的决心。

在学校领导、企业负责人的护送下,34名叙永学生平安抵达龙游,前往各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工作。学校专门安排了一名教师定期去企业了解学生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并且在政府、学校、企业的通力合作下,确保在龙游的学生每月都能拿到5000元至7000元左右的实习工资收入。相比周边市县,龙游提供了最高的收入,部分学生工作半年时间,已经向家里汇款一万多元。相比之下,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留在企业的比例高于衢州市其它的结对地区,很多叙永来的学生都把父母、兄妹、同学、老乡介绍到龙游的企业工作,还有部分已经决定把家安在龙游,带动了一个家庭,一个村,一个地方脱贫致富。

4)尽职尽责护学生,真情真意叙佳话

在顶岗实习期间,阮北联同学因为想要参加高考而选择了辞职,要求回叙永读书,学校立刻与叙永职校领导和家长沟通,并由学校二位老师护送阮北联到龙游高速南上车,最终其安全到家。

周浪于811日上午九时许,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左手被划伤,且伤势较重,被立即送往龙游龙游县人民医院,做了简单包扎,随后被送到衢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并叫一名叙永学生24小时护理。学校的几位相关领导和老师也及时赶往衢州市人民医院看望学生、了解情况,商量后续医治方案及护理措施,尽量满足学生要求。在医疗期间学校与企业领导非常重视,每天都有企业领导和学校的老师到医院看望周浪,安抚周浪,了解医疗进度。该生于829日下午出院,回企业继续调养。学校也及时把相关情况分别向叙永职高联系老师刘翊、隆林佐、胡小华(龙游挂职叙永县府办副主任)、陈小兵(龙游县经济技术协作中心副主任)、俞忠侃(龙游教育局副局长)汇报过。该生入院的医疗费用、伙食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并在医院要求学生出院的情况下想办法让学生多住院。企业说学生受伤、养伤期间,每月工资3000元,免费提供三餐,安排一人给他洗衣服。工伤鉴定前与叙永职高对接,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好情况。工伤鉴定时,和叙永派驻龙游领导一起在现场,为学生积极争取最有利的鉴定结果。

我们本着关心每一位学子的原则,将爱心、理性植根,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定时开花,灿烂华夏。

三、成效与影响

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教育脱贫绝不缺位。东西部合作成功打通了职业学校之间的通道,打通了校企实习和就业的通道,发挥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成功探索出全新的教育扶贫模式。东西部对接,不仅有助于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衔接,实现校企双赢,资源共享,更能通过校企合作给叙永贫困学生搭建一条更为稳定的就业道路。

龙游县职校对叙永职高的助力帮扶,响应了党中央开展东西部扶贫,全面推进东西部职业教育扶贫协作,加快脱贫攻坚进程,贯彻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工作的号召,推动了教育系统东西部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助力叙永教育发展和扶持学生就业,帮助了越来越多的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学得生产技能,逐渐摆脱贫困,实现人生理想。

未来,龙游县职校将继续加强东西部深度合作,为叙永县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四、经验与讨论

(一)密切沟通促进工作有序推进

龙游县职校结对帮扶叙永职高工作启动以来,龙游县派驻叙永县的领导、教育局领导和叙永县派驻龙游县的领导很重视,双方多次开展访问交流活动,在劳务输出、职教扶贫等方面进行了解、沟通和协调。龙游县职校与叙永县职高通过开展对口合作交流活动,提升双方学校办学水平,签订了多项协议,贯彻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工作。除此以外,双方多次开展了访问交流活动,在劳务输出、职教扶贫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沟通和协调。

(二)细致分工健全扶贫工作机制

为切实加强对扶贫协作工作的领导,学校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协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学校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安排专职教师联系企业和学生,做好平时沟通与管理。建立了扶贫协作联系会议和协调推进机制,明确了工作任务,夯实了部门责任,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了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对口帮扶,我们在学校扶贫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开展了校际互访、名师送教、调研交流、顶岗实习等活动,双边交流,多方协作,助力叙永中职教育。

(三)教师交流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为了更好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实现职业教育对口帮扶,进行了校际互访、名师送教、调研交流等活动。20188月,叙永职高选派了刘翊教师到龙游职校交流任职,并承担两校的交流和沟通。2019年的18日,龙游县职校毛芳校长带队到叙永职高,章悦老师进行全国信息技能大赛经验交流分享。2019年的58日,陈建峰书记带龙游企业到叙永职高,落实32名精准贫困生来龙游学习和实习。双方确定了副校长进行对接,加强职教扶贫工作的落实和交流。

(四)贴心安排滋润他乡师生心灵

1. 细致做好挂职老师工作生活安排。

生活上,安排刘老师住在教师公寓,寝室里有空调、热水,新配了的实木柜子、有线电视、洗衣机,生活非常方便。工作上,安排刘老师担任体育一定的教学任务,每周8节课;参与校田径队训练辅导;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参与学校管理工作。让挂职锻炼真正落到实处。

2.贴心做好交流学生学习实习工作

根据学生意愿,安排到相关专业对口的企业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期间,县府办副主任隆林佐,职校校长毛芳及副校长周玉清等领导多次去企业关心学生。学校专门组织一名教师定期去企业了解学生工作、生活、学习情况,保证了在龙游的学生每月都能拿到满意的实习工资收入。

(五)就业扶贫改变贫困家庭困境

龙游县职校和叙永职高双方商定的2+1模式,即第三年到龙游进行为期1年的专业技术实训(含参加顶岗实习),一年期满龙游县职校负责推荐到浙江省的规模以上企业就业,实现学生家庭脱贫致富。从实际的结果看,该模式对改善贫困家庭现状具有非常大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能实现自给自足,还能向家里汇钱,与周边市县比较,龙游使他们实现了最高的收入。


案例三:建构大美德育,丰润学生心灵

——美德教育助力学生成长的实践探索

一、实施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表达:“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习总书记对生命价值的极大关怀。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关注学生人格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浙江省教育厅明确提出我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但目前中职教育依然面临以下问题:

1.学生重视不够

中职学生一般而言,学习的习惯和自觉性不够,在义务教育阶段往往不被学校、不被教师重视,成为被遗忘的另类,其成长过程其实体现了教育的不公平性,是一批学校及教师的欠债者,在以分数衡量学业是否成功的中考失败者,为此,这些学生在人格养成、学习态度、社会交往、生活习惯和精神状况上有不足之处,从而更是影响未来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

2.社会声誉欠佳

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在中职教育处于劣势的社会状态下,对大部分家庭来说,学生、家长更希望进入普高学习,期望高中毕业后能接受相对好的高等教育,选择中职教育其实是无奈的选择,近年来我校录取后的学生在普高补录取的情况下依然有部分学生重新选择,很好地说明中职教育的社会声誉明显欠佳。

3.行为养成不易

职校生入校前多年习惯较差,对文化知识学习的动力不足,为此学生的行为偏差存在。

二、措施与做法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职业教育更应以德育为先导,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学生素质。那么,怎样行之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呢?

作为龙游唯一公办中职学校,我校以发扬和传承龙商精神为己任,将“商儒交融、敢为人先”的龙商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思想引领,注重德育生活化、活动化和时代性,以“美丽校园、美丽课堂、美丽学生、美丽教师”为路径,积极构建起具有独特韵味的校园文化。我校在实现整体搬迁的有力条件下,整合德育资源,结合校园文化和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实行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让学生成为才德、品质优异的人。正是基于学校这样一种文化精神,“大美德育”德育品牌应运而生。

(一)项目校本化,学校文化彰显更鲜明

在德育工作中,我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坚持以发扬和传承龙商精神为己任,将“商儒交融、敢为人先”的龙商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思想引领,以“美丽校园、美丽课堂、美丽学生、美丽教师”为办学路径,积极构建起具有独特韵味的校园文化。

“大美”指的是事物的美好,大美德育就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创造美好,以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以每个学生的人生幸福为价值取向,把德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德育生活化、活动化和时代性,以丰富的文体活动为载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为核心, 以营造丰润的校园文化为重点,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让学生真正绽放美丽光彩。

(二)创建全员化,校园氛围营造更浓郁

践行“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阵地、事事是德育契机”的宗旨,让每一位德育工作者懂得:只有关注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教育,方能真正抵及心灵,滋养和升华人格,这样就从思想上把所有的德育工作者拧成了一股绳。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为了提升班主任管理艺术水平,我校定时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以营造优良班风、建设淳正校风;以专任教师所教学科的德育渗透、德育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以校本培训、自主研修为主要形式,以课堂教学评价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保障,以促进专任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开展德育导师制,每位任课老师结对若干学生,每月和结对学生交流谈心一次,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将人文关怀落实到实处。

我校“个性教育、和谐发展”的校风,“崇德尚工”的校训,“精心育人、治学严谨”的教风和“崇德尚学、以信为本、刻苦踏实、创新求变”的学风,催人奋进,润物无声。创建以“竹”、“莲”为主题的寝室文化:竹,正直挺拔,谦谦君子,男生寝室名曰“竹韵居”;莲,圣洁高雅,花中君子,女生寝室则为“莲芳阁”。寝室布置以“翠竹屹立”图和“清莲濯水”图为主题,提倡学生应做阳光男生和优雅女生。

开展以“净化、美化、绿化、文化”为主题的学生寝室“四化”建设活动,每月开展“大美”寝室评选活动,提升寝室内涵,优化学生生活环境;打造“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7S”教室,每学期开展“大美”教室评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求进的精神。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提升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专业技能、两创素养和身心健康,成为积极向上的大美青年。

(三)策略活动化,文化內涵举措更丰富

丰富的德育活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立足大美德育,契合学校个性发展的理念,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抓住学生的成长点、兴趣点,在德育活动的开展中推陈出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美德育”不是标签,更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摸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仪式、一个社团、一次活动,或者某一个让人感动的瞬间。

1.德育课程求合

学校关注学生的内心诉求,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合力,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德育的渗透与渲染。

我们通过开展各种“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树立信心,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如结合学生发展特点,会同计生协开展青春期成长、避孕等知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困惑;会同禁毒办开展禁毒防艾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能洁身自好远离毒品;会同十里坪心理矫治工作室的专家开展“健康情绪、珍爱生命”主题讲座,帮助学生正确调解情绪,健康生活;邀请疾控中心医生来校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提高对传染病知识的认识。

我们通过法制安全教育,将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以此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如邀请县检察院检察官进校园开展“珍爱青春,远离犯罪”青少年预防犯罪讲座,邀请派出所民警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邀请交警中队民警开展交通法规宣传和教育,邀请消防支队官兵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和组织消防演练,组织受处分的学生到法院旁听案件审判过程。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迫切要求。如女生青春期健康知识讲座,高三学生考前心理减压专题讲座等,通过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2.学科教学求细

学校倡导“三全五育”的全员德育教育体系,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大美德育的核心要素、支撑理念不仅显性表现在环境营造、氛围构建上,使学生在常规生活习惯上不断深入,同时,学生的第一课堂还是学习,大美德育深入到课堂,营造“企业元素进课堂,工业文化入校园”的企业场景式教学氛围,能有助于学生企业文化的养成教育,纠正职业生涯规划的偏差;在推行了大美德育教育活动以来,学生精神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在待人接物、与人交往中更注重自己的文明素养。比如主动问好、乐于助人、尊敬师长等画面随处可见。同时大美德育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是希望培养具有良好素养的学生,而素养的形成在大型活动中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体现。

3.常规活动求实

我校根据时节性和日常教育需求,以每一季确定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德育生活季制定一个活动方案,在一季中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一次社会实践、观看一次主题影视作品,开展若干主题活动以及一次总结新闻报道,如“大美开学季”“大美感恩季”“大美环保礼仪季”“大美收获季”“大美安全教育季”等;精心设计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宗旨的德育拓展周活动,以人人参与为原则,每个班级开展为期一周的卫生保洁、礼仪训练、教室“7S”、“四化寝室”、拓展训练活动、叠被子培训和拓展训练活动汇报会,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感受为别人服务的艰辛和荣耀,锻炼实践能力,培养自主意识和团队意识。这些实实在在的常规活动中,丰富了学生的德育体验,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成长。

4.社团活动求丰

我校依托校本课程,开展了以学生社团建设为重点的校园文化活动,使过于文字化的说教转化为活动,走入学生心灵。我们现有青春礼学社、国旗护卫队、摄影社、游龙社、舞龙社、健美操社等共38个社团。其中“青春礼学社”是衢州市优秀社团,多次承担县级以上大型文体活动礼仪服务工作,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是学校的一张金名片。“游龙社”“舞龙社”异军突起,是龙游县优秀社团,是对龙游地方文化的传承。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多元成长、个性发展的目标,建设健康文明和谐的现代校园文化。

5.社会活动求暖

我国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而言,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职业学校中单亲、贫困等非完美家庭的学生比较多,内心的温暖程度不够,学校通过清明扫墓祭奠英烈活动、贫困学生家庭送温暖活动、遭遇突发状况救助活动、护学岗维护安全活动、青年志愿活动等各项社会活动,让学生体会温暖、享受生活。

6.特色活动求新

我校十分注重实践活动形式的创新与设计,牢牢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目标,力求在真实的德育情境与活动中让学生收获生命成长。为此,学校创设“爱·传承”微公益活动,由微公益基金和学生服务中心两个部分构成。微公益基金倡导学生每月节约一元钱,捐给家庭困难、品行端正的学生,以微薄之力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同时倡导爱的传承;学生服务中心致力于提供无偿便捷的服务,如零钱兑换、借雨伞、简单缝补、提供常用药品、课桌椅修理等,让学生能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温暖。

为拓展学生德育渗透的途径,我校组件了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者”队伍,积极和相关部门对接开展活动,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如县福利院开展“青”心敬老活动、文明斑马线活动、亚太汽车拉力赛志愿者、县工会代表大会礼仪活动、“美丽龙游”教育局演出、省电商年会活动、龙游花海、年年红旅游季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我校志愿者们敬业的精神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7.感恩活动求真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西方有句谚语:“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亲人,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在幸福的所有条件中,感恩被放在首位,因为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学校利用班会、演讲等各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改变不懂得尊重老师陋习,感激老师学校教诲之恩,报答老师学校教诲之恩;利用成人礼思生命之源,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让学生记住父母的生日并送上祝福、为父母洗一次脚、做一天家务活等等,体会父母的辛苦,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其交往的群体相互之间的影响,也论证了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易。

三、成效与影响

通过大美德育系列活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省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中等职业教育创业实验室、省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基地、省示范家长学校、省红十字会达标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德育教育基地、市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市国防教育特色单位、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市无烟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德育工作的显著成效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立了“张竹琴中职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发挥骨干班主任的辐射指导作用,为本校班主任及县内私立职校——求实职校的班主任工作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同时承担了我县内几项重大活动,如全县寄宿制管理工作现场会和龙游广电主办的“经典诵读大赛”的决赛。

 “育人比教书重要,情感比认知重要,体验比说教重要。”我校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真正推进了龙职“大美德育”品牌更高质量、更加和谐发展

1.用赛事重树自信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赛事,我校学生多次在全国、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文明风采大赛、龙舟、舞龙特色项目大赛、经典诵读等人文素养方面的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些赛事参与面广,设奖面大,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更多的同学获得了成功的喜悦,领悟了真正的掌声与喝彩的魅力,帮助了学生重树自信。

2.用榜样引领方向

在德育中,我们非常重视挖掘师生中的积极因素,让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在学校宣传阵地开辟专栏,对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以及荣获各种荣誉的教职工、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及时通过光荣榜的形式进行公开表扬;各班级也成立了光荣榜,表扬在年级、班上有进步的学生。这样既让受表彰的师生拥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又让他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同时更为学生树立起可学可追的榜样,让学生更加信任和热爱自己的老师和校园。

3.用媒体熏陶人格

校园媒体是学校德育很高效的平台,我学校广播电台在团委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稿、播出,办得有声有色,如校园广播电台每天早中晚的三次播出,其内容既有充满丰富多彩新闻快递、歌曲赏析等,又有严谨深刻的名人名言、名人轶事等板块,深受学生的欢迎。校刊《晨曦》由语文教研组协同文学社主办,定期出版,内容丰富,印制精美,颇受师生好评。

4.用制度看守道德

学生干部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队伍,是联系老师和学生的纽带,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学生会由校学生会主席总负责,下设秘书部、纪检部、住校部、卫生部。平时加强学生会干部队伍的培训,每周进行一次部长级会议和培训,扎实做好学生干部的思想引领工作,增强学生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校团委对学生会的规章制度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每天对各班仪容仪表、出操集会、用餐排队、班级卫生、午休纪律、就寝纪律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反馈给学生处,有力的配合了学校学生管理工作。

四、经验与讨论

1.充分考虑社会现实要求

学校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明确新时代、新时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教师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同时要鼓励广大师生、家长献计献策,并认真听取广大师生、家长的宝贵意见,相互协商、共同探讨。

2.积极推动全员参与

校领导、全体师生集体参与是学校“大美德育”品牌创建的重中之重。校领导的参与有助于拥有更科学的理念、实施进程持续推进,全体师生对大美德育蕴含的理念、价值观等的认同是前提。教师应积极响应大美德育建设号召,了解学生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道德榜样作用。学生作为学校的主动力,应积极配合,如主动参加学校开的相关德育活动,校内校外做到德行一致,自觉成为学校德育品牌维护的一员等。

3.注重完善与维护

大美德育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任重道远,需在坚持自身德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根据时代发展,让师生对大美德育有更全面和深刻的认知;需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循序渐进,使师生养成不断提升自身道德水平的良好习惯。


案例四:创新评价双平台,打造有礼点菜师

一、背景与问题

(一)社会环境

疫情的爆发,让酒店市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康养型酒店与健康旅游市场得到发展。酒店方对于酒店的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不仅能够在一线服务客人,也要根据客人的情况,提供一定的康养服务。且8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因此,酒店方对于职业点菜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二)教学环境

国家倡导职业教育“双高”发展和推进“三教”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依据国家高星级酒店管理专业“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我们对酒店专业学生的培养做了一系列变化。更加考量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学生核心素养。

(三)主要问题

1.教材内容过于简单

中职酒店课程内容教材,属于基础教材,了解性的内容居多,实际的工作流程较少,尤其是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内容,无法完全使用文字语言进行描述,需要加入适当的实践课程,才能立体理解教材内容。

2.教师知识与行业脱轨

专业教师虽然接受过企业实践和企业岗位实习,但主业并不在行业内,对于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多知识与操作技能只懂其原理,不懂实践变化。

培养学生岗位的胜任力有待提升。

3.学生的岗位能力发展缺少合适评价

由于现在在市面上流行的教学评价工具,多为普高和高等教育所使用,缺少对于职业能力评价的教学评价工具。学生的岗位胜任力缺乏有效体现。

4.校企融通课堂总是“两张皮”

二、措施与做法

(一)明确培养目标

依据酒店服务行业健康旅游市场发展的职业能力要求。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职业能力中,菜品知识掌握情况,菜品搭配能力,服务流程规范与解决真实问题能力。

(二)结合实际情况,重构教材

疫情之后,健康旅游市场的发展,对于酒店的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一线不仅能够服务客人,也要根据客人情况进行一定的康养服务,职业点菜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基于疫情所带的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在国家倡导职业教育“双高”发展和推进“三教”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依据国家高星级酒店管理专业“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将职业活动进行整合设计,选取职业点菜师的知识模块与技能模块作为核心内容,将《菜点酒水知识》的项目一“中国菜系发展”与项目二“菜单设计”进行结合,同时辅以《餐饮服务与管理》的餐饮客户接待作为技能载体,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到菜品知识与菜品搭配能力在酒店服务中的重要性。其所涉及的内容与方法,不仅补充了学生的学科知识与学科思维,更为后续的专业实践打下基础。

(三)建立相对应的课程安排

本课程由16课时+教学实习周组成,主要分为四大模块“菜系介绍”模块,“菜品搭配”模块,“虚拟服务”模块,“实际服务”模块。具体以鲁菜的知识与鲁菜的搭配作为教学案例,由学生根据上课所学知识来进行知识迁移,进行其他菜系的知识理解。并安排学生实践技能,从实践中体会礼仪。

(四)建立相对应的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采用了,开发的《菜品推荐,以礼待人》课程平台,支持学生线上开展资源浏览、习题自测、问题反馈、交流互动、综合互评等活动。同时平台记录学生实训中的数据内容。可充分满足“停课不停学”期间的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需求。

为了预防在此出现停课不停学现象。特别针对网络教学提供了两个预案。

1.知识预案

针对很多学生上课可能没有完全理解的情况。本课程,将所有的上课情况,提前录制成了视频放入教学平台中。不仅可以让学习好的同学提前学习。也帮助了学困生课后更好的复习。更是方便了“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在家学习的问题。

2.实操预案

在此教学过程中,主要会引发教学难题的点在于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做到虚拟对客服务。介于此,我们对虚拟服务环节的设计就突发情况进行修改。修改成为“实际对家庭服务”。通过与家长在买菜做饭的协商过程感受推荐菜品的语言与菜品搭配在脑海中的迅速反应。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并将此段进行视频拍摄,上传学习平台。教师通过学生上传视频,对学生的服务能力进行评价。

(五)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次案例以职业能力标准为逻辑起点,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以“能力本位”为主线,根据学情与教学目标,结合行业新发展,以理解与运用为最终目的。采用了美国的UBD教学模式。利用第一课时,让学生明确该岗所需要的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形成以用为主的课堂教学和以巩固知识为主的网络教学。结合中职学生素养与行业素养,让学生充分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更好的实现做中教,做中学。为了更好地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所有的课程安排都设定了合理的教学手段。启发策略的第一阶段:第一课时。归纳策略的第二阶段:第二课时至第五课时。迁移策略的第三阶段:第六课时至第八课时。情景模拟的第四阶段:第九课时至第十四课时。深度学习的第五阶段:第十五课时至第十六课时。并在每个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手段。

启发策略的第一阶段: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点菜师“知识-技能”的罗列,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从而更好的明确点菜师“知识-技能”标准。

归纳策略的第二阶段:通过课前微课,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通过课中的希沃白板的实时反馈,判断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通过课后平台作业数据,查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迁移策略的第三阶段:学生通过查阅网络资料,完善菜单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在查阅中,掌握菜品知识。教师通过核对菜单内容,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通过迁移前端知识,进行菜品搭配,更好的理解菜品本身的知识与搭配的技巧。教师根据菜品搭配标准评价学生的搭配情况。

情景模拟的第四阶段:学生通过情景模拟,了解行业实际情况。通过虚拟服务的对比,观察自身与其他同学的差距,知晓服务之间的差距,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

深度学习的第五阶段:课程从日常经验出发,明确目标,配备相应的知识技能,通过任务不断加深理解。最终综合训练,三师共导促进课堂发展,真正理解点菜师所需的“知识-技能”标准。

(六)采用合理的信息化手段进行评价

1. 课中信息化评价

在课堂中使用膳食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菜品搭配能力进行评价,该模式的使用,不仅能够很好的观察学生的菜品搭配能力,也能给下次搭配提供合理性建议,让学生下次搭配的时候,明确知晓如何使用菜谱和如何改变菜谱。

教学评价平台的使用能够,非常直观的看出学生的每个章节的学习情况,不仅让教师很好的掌握学生情况, 又能让学生自己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

2. 课后学生职业能力呈现

基于本课程的教学特点,采用了岗位能力评价模式,基于每节课的情况不同,评价的内容也不相同。最终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总揽图与单个学生课时情况表与单个学生专业能力素养呈现图。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方式,真正做到评价目标明确、评价内容全面、评价结果可追踪,为开展精准教学提供有利依据,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三、成效与影响

经过16课时的“菜系推荐,以礼待人”项目核心素养学习实践,该班学生取得的成绩,学生能力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一)学生能力统计情况

通过课程训练与虚拟接待,学生的能力形成了不一样的特点。有些同学平均发展,有些同学出现了能力专精。

(二)菜品搭配情况

经过课程训练,学生对于菜品搭配的能力不断提升。从搭配菜谱菜到搭配酒店实际菜,搭配能力显著提升。

四、经验与讨论

1.关注变化,服务岗位

本课程针对因特殊原因导致的旅游服务人员知识与技能能力需求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并且针对点菜师这一点需求。通过收集大量信息,进行筛选。使得课程具有独创性。

2.菜品知识,文化传承

本课程通过“孔迹”路线,将菜系菜品知识故事化。将八大菜系不再是单列的主体。而是有机的故事路线。

3.逆向设计,追求理解

本课程基于UBD教学模式(understand by design)建立“理解+”互动课堂,将教学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并通过实践能力表现出来。

4.平台融合,多元评价

针对岗位要求,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制作了学生能力平台。合理利用了教学平台和能力平台,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并且将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的表现出来。

改进方向

1.设计开发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资源

后续需开发和设计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资源,满足授课需要,帮助学困生进步。情境设计部分还需设身处地考虑,转换思维方式,精准设计情境步骤,是学会生真正融入情境,自然地表述,提升核心素养。

2.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三师共导需更加落实

教学实践周中的三师共导方案的设计,客人评价的收集,对于学生服务过程的实时采集。需要在日后的实践中不断的提升。

第八部分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师资队伍的挑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对照新的要求,构建一支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实践技能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应对措施: 制定校企互聘政策,聘请一批大师名匠,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推行双师结对,实施双师双进工程,开展团队化、项目化教师企业实践活动,高质量完成每两年不少于2个月到企业或生产一线实践任务。

8.2产教融合的挑战。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加快融合迭代,对学校与企业教育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产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应对措施:学校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与行业企业、部门及乡镇(街道)的对接,统筹协调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学校与企业建立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实习就业共担的“五共”运行机制,实现“学校和企业一体化、教师和企业家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室一体化、学生和员工一体化”,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校企共建 “135”共同体,围绕1个目标、3种途径、5项内容,探索多样化校企合作模式,如:设立定向培养班,在工厂设立“企业课堂”,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引企入校 ……积极推进企业参与教学,实现校企之间的优势互补、互利互赢。

开展学校教师进企业,企业导师进校园的“双进”工程。教师入企,利用学科知识指导企业生产,参与企业转型升级与技术攻坚;企业技术能手入校传授专业技能、开设专题讲座,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视角,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岗位工作任务的理解,感知教材以外的专业知识体系、技能体系,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定位奠定基础。

2020年1230